現代醫療場景下,生命經驗的疏離
這是個再普通不過的現代化場景,在診間裡,醫生透過各種指數、影像,提供關於我們身體的科學性知識。
當某些外於正常值的紅字出現,總能引發我們內在持存的恐懼與無力感。在這生化指數呈顯的圖像裡,身體彷如構造複雜的機器,而我們既無知,也對此無能為力。因為在建構確定無疑的知識過程中,須排除變動的、來自感官的材料。這就意味著,我被推離開我的身體之外,與醫生一起,冷靜的面對由化學與物理成分組成的所謂「生命」。
生命的豐沛性:感官與內在知覺的交織
然而我們的生命既有崇高的精神嚮往,也有豐沛的本能力量;既時刻接收多元的外感官感受(視、聽、味、嗅、觸),也同時因內感受覺察(內臟、肌肉骨骼、本體與運動感)而更深入細緻。加上在複雜的生存活動中,與他人的種種關係、連結。這些即時的、變動的、感官與意識材料在身體交織,形成豐沛的生命之流。我們存在其中,並非在此之外。
自然醫學正是從各種身體知覺出發,探索此豐沛的生命之流。
多元自然療法,支持身心的自我整合
「正念」帶來單純的身心安定、「頌缽」引領著向內覺察;「花精」微妙的調節情緒、「精油」則能迅速轉換心情。還有各種「身體工作」可給予當下支持,或「運動療癒」提升自主,或「瑜珈」活動鍛鍊身心靈的和諧。更有「園藝與森林療癒」透過連結大自然,形成個體生命與整體間的同調與支持等。
在生命之流中認識自己,找回信心與力量
在開啟自身生命多元感受,勇敢探索身體與心靈的內部圖景之際,我們更能體會生命-身體的尊嚴、喜悅與奧秘。而正是這在生命之流中,認識自己的行動,持續整合著生命體驗,並為我們自己帶來面對一切的信心與力量。
中華國際自然醫學學會 理事長 鄭岳和 2024年4月